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宣教文化宣教
“溺水急救黄金4分钟”,学会能救命!转给更多人知道→
发布时间:2025/8/25 9:00:31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关闭本页]

炎炎夏日,有水相伴,倍感清凉。但戏水的同时,千万要绷紧安全这根弦。溺水已成为1~14岁儿童意外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我国每年约有3万名儿童因溺水失去生命。

日常生活中,溺水高危场景有哪些?一旦孩子发生溺水,应该如何施救?往下看,一起了解↓

警惕沉默的溺水者、这些被忽视的迹象能救命

很多人以为发生溺水的人会大声呼救,不断挣扎。实际上,人在溺水的情况下往往无法发出声音,所以,也叫“沉默”的溺水者。

医生介绍,溺水者因为呛水造成喉头痉挛,就像喉咙“自动上锁”,想呼救却发不出声音。双手本能向下压水,所以也无法挥舞双手求救。����提醒家长:如果孩子在水中无声无息,往往是危险来临的时候。

儿童溺水事故,90%以上发生在看似安全、熟悉的环境中。以下高风险场景,一定要警惕↓↓

家庭“隐性杀手”:

洗澡中途家长短暂离开极易酿成悲剧;

家中盛水容器如水桶、浴缸等,使用后未及时倒空或加盖,易引发婴幼儿意外坠水。

公共场所隐患:

游泳时游泳圈脱落、儿童自行动作幅度过大引发翻转;

排水口吸附、水滑梯冲力造成意外;

儿童私自换泳道、进深水区,或在无家长陪同下进入泳池。

自然水域升级版:

农村鱼塘、水库、河边、施工水坑等;

雨季积水,电线杆附近水域还可能引发电击。

夏日戏水,这些泳池病千万要警惕

孩子在戏水时,除了要避免溺水以外,还要提防 “泳池病”的发生。那么,有哪些病会通过戏水传播?

皮肤疾病

传染性软疣,脓疱疮、毛囊炎等,泳池中的消毒剂也会导致部分儿童皮肤过敏。如果泳池水质不达标,女孩还有可能感染细菌性外阴炎。

医生介绍,女童和成人女性不管是阴道外部结构还是局部菌群都完全不一样,儿童皮肤也更薄嫩,所以,游完泳或泡温泉后,及时清洁护理很重要。

耳部疾病

儿童游泳还要特别注意耳朵的相关疾病。医生提醒,孩子在游泳时,如果耳道进水不要慌张,耳道里面有鼓膜,水是不会透过鼓膜进入内耳的。孩子只要歪头、单腿跳跃,水就会自行流出。家长尽量不要用棉签伸进孩子耳道吸水,这容易使耳道破损,增加感染概率。

眼部疾病

有部分儿童戏水后眼睛不适,可能是感染了急性结膜炎,也就是“红眼病”。可用妥布霉素滴眼液,或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如果症状不见好转,要及时就医。

呼吸道疾病

 

在密闭、拥挤和潮湿的环境中,若水质不达标,还有可能感染呼吸道疾病,比如腺病毒等。不少孩子在游泳后出现反复高烧、咳嗽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出现咽结膜热、胃肠炎和腹泻。专家提醒,这种疾病没有特效药,清淡饮食,多补充维生素,轻症患儿发热后一般5到7天就能退烧,症状也会随之改善。

如何判断泳池水质是否达标?

预防“泳池病”归根结底是要选择卫生达标的游泳池和水上乐园。游泳池水质判定标准有哪些?如何判断泳池水质是否达标?一起了解↓

每年夏季,各地卫生监督部门都会对所辖地区的游泳场馆进行卫生检查,卫生许可证、人员健康证、水质检测公示、池水循环净化消毒系统等都是检查重点。

 

1、游离性余氯是指泳池水经过加氯消毒后,水中余留的氯成分,国标要求是0.3~1.0毫克每升。市民游泳时,可以注意一下游泳场馆的当天公示。

2、通过水面查看水底泳道的情况来判断水质。看得越远,说明泳池的清澈程度越好。还可以把泳池里的水稍微打起水花,如果这些小水泡能在10~15秒内自行消散,就说明池水的氧化能力是可以的。

 

如何判断

 

泳池水质是否达标?

 

 

 

中共清丰县委宣传部/清丰县融媒体中心 豫ICP备202102292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2000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032 版权所有 清丰网
举报电话:0393-7239188 举报邮箱:qingfengwok@126.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