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促进托幼服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部署,破解我县2—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与3—6岁幼儿教育衔接不畅的现实难题,清丰县先行先试,在全市率先将“婴幼衔接”工作作为提升早期教育质量、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抓手,坚持以幼儿发展为核心,通过强化顶层设计、部门协同联动、资源要素保障,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为婴幼儿健康成长筑牢根基。
科学统筹谋全局 上下同心拓思路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婴幼衔接”工作,将其纳入教育重点民生工程统筹推进。针对3岁以下婴幼儿普惠托位缺口大、公办园占比低等问题,坚持前瞻性谋划、全方位统筹。
4月初,根据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安排,县政府分管领导带领县教育局、卫健委等部门,专程赴山东省日照市开展专题考察调研,先后走访了日照市东港区城区公办园、民办园和乡镇园等多所幼儿园,实地察看托班教室布局、设施配备、师资培养等情况,重点学习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公办示范、普惠优先”的托育服务模式,为开展“婴幼衔接”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借鉴。同时,组成专班开展系统性调研,摸清了底数,掌握了实情,为全力推进“婴幼衔接”奠定了基础。
6月,县政府组织召开“婴幼衔接”工作专题座谈会,围绕“资源整合、政策保障、标准建设”等内容深入研讨,明确了“以公办幼儿园为主体、普惠性资源为补充”的服务体系构建路径,形成了“设施共建、师资共享、课程衔接”的工作合力。
7月11日,县政府十六届第83次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婴幼衔接”工作,决定成立“婴幼衔接”工作推进专班,印发实施方案,建立联系会议机制,通过编制调剂、转岗培训解决教师缺口,统筹生均经费保障托班改造及运营补贴,一揽子解决推进“婴幼衔接”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机制保障强根基 资源整合提质效
为确保工作有序推进,成立县教育局、卫健委双牵头,20个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婴幼衔接”工作专班,制定印发《清丰县“婴幼衔接”工作实施方案》等多个职责文件,明确“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创品牌”的总体目标。
重点在资源保障方面,清丰县打出一套“组合拳”。一是资金投入加码。县财政统筹安排专项资金90万元,用于托班教室改造、玩教具采购及运营补贴。二是师资队伍扩容。通过编制内转岗培训、统筹调剂等方式补充幼儿教师。三是教育资源扩充。县国资集团投资建设的李家庄社区、康王社区幼儿园等移交教育局,转为公办幼儿园。
项目推进见实效 精细服务暖民心
7月下旬,县政府组织召开教育重点工作推进会,听取“婴幼衔接”工作进展汇报,针对设施改造、课程研发等难点问题现场办公。截止目前,全县5所试点幼儿园的托班教室已全部完成标准化改造,配备适合低龄幼儿的圆角桌凳、感统训练器材及绘本阅读区,并通过县卫健委托育机构卫生评价验收。
下一步,清丰县将重点推进三项任务:一是研发“1+N”衔接课程体系,结合幼儿年龄特点设计生活自理、社会交往类活动方案;二是建立“家园共育”机制,通过家长课堂、亲子活动普及科学育儿知识;三是实施“动态评估”制度,每季度开展幼儿发展水平监测及服务质量督导,持续提升“婴幼衔接”工作的科学性与针对性,切实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早期教育,为全市推进“婴幼衔接”工作探索新路径,做出新贡献!
来源:清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