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清风送暖。9月1日,清丰县文化路幼儿园、实验幼儿园、盛丰路幼儿园、凤鸣路幼儿园、安康路幼儿园5所公办幼儿园首批托班正式开园,百余名2—3岁的“小萌宝”在家长的陪伴下,带着好奇与期待踏入校园,开启人生第一段集体生活之旅,标志着我县推进“婴幼衔接“托育一体化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清晨7时许,各幼儿园托班教师早已守候在园区门口,以亲切的笑容、温柔的问候迎接每一位孩子。“之前还担心孩子第一次离开家会不适应,没想到来到幼儿园后,老师这么有耐心、有方法,现在孩子愿意主动跟小朋友一起玩,也没有哭闹,我们家长特别放心。”文化路幼儿园托班幼儿家长看着孩子融入集体的场景,欣慰地说道。
据了解,此次首批开园的公办幼儿园托班,以“生活照料+游戏启蒙”为核心定位,围绕生活自理、社交能力、认知探索三大维度设计特色课程。在生活照料方面,教师会引导孩子学习自主吃饭、洗手、整理玩具等基础技能,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在游戏启蒙环节,通过集体游戏、绘本阅读、手工制作等活动,帮助孩子提升语言表达、动手能力与社交意识,为后续3—6岁幼儿园阶段学习生活奠定坚实基础。“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适应节奏,我们会根据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引导与陪伴,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集体生活的乐趣,逐步实现从家庭到集体的平稳过渡。”文化路幼儿园托班班主任楚梦珂介绍道。
清丰县始终高度重视“婴幼衔接”工作,将其作为提升早期教育质量、增进民生福祉的重点民生工程,纳入教育事业发展全局统筹推进。今年4月初,根据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安排,县政府分管领导带领县教育局、卫健委等部门,专程赴山东省日照市开展“婴幼衔接”专题考察调研,为我县工作开展提供宝贵经验借鉴。6月,县政府组织召开“婴幼衔接”工作专题座谈会,围绕资源整合、政策保障、标准建设等关键问题深入研讨,形成“设施共建、师资共享、课程衔接”的工作合力。7月11日,县政府十六届第83次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婴幼衔接”工作,成立由县教育局、卫健委双牵头20个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工作推进专班,印发《清丰县“婴幼衔接“工作实施方案》,通过编制调剂、转岗培训解决教师缺口,统筹生均经费保障托班改造及运营补贴,一揽子破解工作推进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坚强领导下,在各部门的协同配合下,我县婴幼衔接工作实现顺利起步,托育工作走在了全市前列。
下一步清丰县将持续深化“婴幼衔接”工作,重点推进三项任务:一是研发“1+N”衔接课程体系,结合2—3岁幼儿年龄特点与发展需求,设计个性化生活自理、社会交往类活动方案;二是建立“家园共育”长效机制,通过家长课堂、亲子活动、线上指导等方式,普及科学育儿知识,形成家园协同育人合力;三是实施“动态评估”制度,每季度开展幼儿发展水平监测及托班服务质量督导,持续提升“婴幼衔接”工作的科学性与针对性,切实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早期教育,为全市推进“婴幼衔接”工作探索新路径、作出新贡献。
来源:清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