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我县将致力乡村振兴,以“美好蓝图”绘就“共富版图”。聚焦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让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努力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上奋勇争先。
稳固三农“基本盘”。实施藏粮于地战略,落实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优化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实施10万亩玉米单产提升项目,完成24.6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26万亩以上、粮食总产12亿斤以上。发展高油酸花生种植,与益海嘉里合作,力争全县种植面积达3万亩。严格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坚决守牢耕地83万亩、永久基本农田76万亩保护红线。
撑起农业“顶梁柱”。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动国家(食用菌)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现代化示范区达标见效,打造才古庄等3个食用菌示范基地,申报“清丰榆黄蘑”名特优新、“海鲜菇”“白玉菇”绿色认证,创建马庄桥镇省级产业强镇,打造中国中部食用菌生产加工基地。申报“清丰红薯”地理标志,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共建薯苗脱毒组培实验室,打造中部最大健康薯苗繁育基地、全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万亩叶菜产业园”“豫北最大有机盆菜基地”,扩大辰希缘等设施农业基地规模,擦亮仙庄辣椒等沿边乡镇特色名片,打造全省最大蔬菜种植基地。依托中信鸽业、春禾牧业、豫丰黄兔,推进肉鸽、蛋鸡、肉兔养殖规模化发展,形成“中部乡镇隆起、沿边乡镇凸起”发展格局。
勾勒和美“新图景”。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唐庄村、固城镇等9个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镇,力争所有行政村达到洁美标准,建成富美村、和美村55个。整合农业资源,年底前完成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南部示范带建设,让“面袋子”“菜园子”“果盘子”“花篮子”“老房子”“油瓶子”成为农民增收、产业升级、乡村振兴的“摇钱树”!加快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开工建设X002六塔集至西魏家改建等工程,新建改造35台10千伏配电台区;加快农村沟渠连通整治,畅通大屯沟、东一干渠等农田灌排“毛细血管”,让农田有水“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