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召开座谈会,主要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联系我省实际,研究讨论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群策群力推动中原文艺繁荣发展,凝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的正能量。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广大文艺工作者认真贯彻中央精神和省委决策部署,植根中原文化沃土,通过各种文艺样式讴歌人民,讴歌时代,凝聚力量,凝聚人心,我省文艺事业呈现出一派繁荣发展的生动景象。
一是文艺创作成绩显著。推出了《程婴救孤》、《水月洛神》、《大河儿女》、《焦裕禄》、《红旗渠》等一批优秀文艺作品,我省连续8届每个门类都有作品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连续5届获中国艺术节大奖和文华大奖,连续8年有作品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梨园春》、《武林风》、《汉字英雄》等节目在全国都产生较大影响。二是文艺活动丰富多彩。“文明河南·欢乐中原”、优秀舞台艺术“五进”等文化活动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豫剧《焦裕禄》、话剧《红旗渠》等展演活动以艺术的形式宣传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引导了干部群众。三是文艺创作内生动力不断激发。四是文艺队伍发展壮大。一批优秀艺术家获得多项国家级大奖和荣誉称号,有力提升了河南文艺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力。
总的来说,我省文艺事业发展势头比较好。借此机会,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大家并通过你们向全省广大文艺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下面,我就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做好我省文艺工作,讲几点意见。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握好新时期文艺工作的行动指南
今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文艺繁荣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在文艺界和全社会都引起强烈反响。全省文艺界要把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充分认识讲话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准确把握讲话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
一要准确把握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认清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更加积极主动地推动文艺事业繁荣发展。
二要准确把握文艺繁荣发展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必须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民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这些重要论述阐明了文艺创作的根本任务,指出了推动
文艺繁荣发展的工作着力点。我们要认真领会,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推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
三要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文艺的创作导向。我们要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切实解决好写什么、唱什么、演什么的问题,解决好给谁看、给谁读、给谁演的问题,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四要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文艺工作者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五要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根本保证;强调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要紧紧依靠广大文艺工作者,尊重和遵循文艺规律。各级党委要准确把握文艺发展的正确方向,切实把党的文艺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好,形成有利于文艺创作的良好环境。
推动中原文化繁荣兴盛,促进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同样,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也离不开中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们要高度重视、切实用好文化的重要力量,充分发挥文化和文化工作者的重要作用,不断增强包括文艺在内的文化软实力,为河南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第一,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文化发展来推动。经过全省上下的不懈努力,河南加快发展的各种有利条件、外部环境逐渐形成,进入蓄势崛起、跨越起飞的关键时期。只争朝夕,奋发有为,抢抓历史机遇,攀上摩天岭,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需要发挥文化的力量、文艺的力量,需要文艺界的同心协力。
第二,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推动中原文化繁荣兴盛,与我省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相匹配,与打造“四个河南”、推进“两项建设”相融合,与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让中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更加出彩的目标相衔接,必须把文化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应有之义,一体部署,共同推进。
第三,凝聚正能量要由文化繁荣发展来担承。文化产生力量而又聚合力量。正确的思想文化一经群众接受和掌握,就会变成巨大的正能量,形成巨大的物质力量,推动社会进步;反之,错误的思想文化误导群众,就会产生巨大的负能量,延误发展进程,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甚至酿成人类的重大灾难。抵制不良思想文化,消除负面影响,凝聚起发展正能量,要求文艺工作者在根本性问题上心有定力,力戒浮躁。一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二要坚定中华文化自信,三要坚定不移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第四,解放思想、推动改革需要文艺作品来引领。河南之所以在过去的改革开放大潮中慢了半拍,发展相对滞后,客观上是由于地处内陆,没能进入国家推进第一轮改革开放的统筹布局;主观上是由于受农耕文明影响深,干部群众思想不够解放,思想观念与沿海地区有差距。从一定意义上讲,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过程,推进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与小农意识作斗争的过程,就是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上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化的过程。加快这个转化过程,很重要的就是靠文化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去引导、去更新、去推动。
第五,文化产业是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新兴力量。我们要深刻理解发展文化产业对提升综合实力的重大战略意义,顺应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充分发挥文化产业无污染、低消耗、高效益的优势,为经济发展开辟新途径,注入新活力,培育新的增长点。
坚持继承创新,促进中原文艺繁荣发展
推动中原文艺繁荣发展,是全省人民的共同期盼,也是我们必须担当的历史责任。
一要推进传承创新。国家批复的中原经济区规划,把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作为中原经济区的五大战略定位之一,赋予我们传承弘扬中原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大责任。我们要切实担负起这一神圣使命,做好传承和创新两篇大文章,不忘本来,吸收外来,着眼将来,有破有立,综合创造,推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融合创新,一体发展。
二要推进实践创新。当前,全省上下正在齐心协力全面实施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大国家战略规划,着力打造“四个河南”,推进“两项建设”,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让中原更加出彩。文艺创作要从这一伟大实践中,从广大干部群众中,汲取营养,创新创造,书写和记录人民的奋斗历程,讴歌各行各业、各个领域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模范事迹,讲述好河南故事,展示好河南形象,鼓舞和激励全省人民朝气蓬勃地迈向未来。
三要推进文艺形式创新。内容是作品的魂,缺乏灵魂,作品自然没有活力;形式是作品的体,再好的思想,再好的精神,如果没有好的形式,还是不能传播开来,不能为人民所接受,也谈不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深化改革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不是为了省钱,不会因为改革而减少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对未来的发展大家应当有信心。一些文艺团体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不能简单推向市场,公共财政要保住基本工资,保障基本工作条件。
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还要注意处理好两个关系。第一,要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许多文化产品要通过市场实现价值,当然不能完全不考虑经济效益,但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第二,要处理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积极作用与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推动作用的关系。
五要推进文艺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要推进文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创新柔性的人才培养、选拔和使用机制,吸引更多的文化高端人才和文化经营人才参与我省文化改革发展。好的文艺工作者应该做到德艺双馨。人民艺术家常香玉讲过三句话:“演戏最重要的是精、气、神”、“戏比天大”、“人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这不仅是常香玉艺术生涯和人生道路的真实写照,也是对德艺双馨的生动诠释,应该成为文艺工作者的人生信条。
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支持保证文艺繁荣发展
文艺工作是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领导是文艺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各级党委要从建设文化强省、打造文明河南的高度,把文艺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切实加强领导,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推动我省文艺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注重政治思想领导,把握文艺发展正确方向。二是遵循文艺规律,改进管理方式方法。三是为文艺繁荣发展创造好的环境条件,提供坚强保障。
近年来,宣传文化部门在党委领导下,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省委是肯定的。希望你们发扬成绩,再接再厉,研究解决新的课题,抓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加强对文艺工作者的引导和团结,为文艺工作者搞好服务,当好他们的娘家人。
同志们,伟大的时代催生伟大的作品,伟大的作品助推伟大的时代。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团结奋进,锐意进取,扎实工作,推动我省文艺繁荣发展,为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者注:此文为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同志11月13日在全省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刊发时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