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清丰风光清丰风光
清丰:从带一村富到促“连片兴”
发布时间:2025/7/2 9:14:29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关闭本页]

从带一村富到促“连片兴”

“赵家村产业旺,菇香万里民夸奖。菌包厂,冷藏库,打通销售有电商……”6月30日,清丰县马庄桥镇赵家村菌棚里,村党支部书记赵玉甫的手机镜头扫过一排排饱满的茶树菇,清了清嗓子,道出一段顺口溜。

这位曾经依靠食用菌产业带领全村脱贫的“蘑菇书记”,如今在更大的土地上有了新的打算——单打独斗走不远喽,要从带一村富到促“连片兴”。

这念头,与濮阳市委组织部正在实施的“农村协同治理片区”不谋而合。

如何协同治理?片区怎么划分?濮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郭炳申介绍,没有硬框框,乡界可以跨,中心村的党支部书记能挑头,关键是把那些地挨着地、路连着路,产业能搭上茬的村子,拢到一块儿。

作为产业强村,赵家村成为带动周边5个村的中心村。赵玉甫的肩上也多了新担子:食用菌产业融合区党委书记。

想闯的,就“包棚创业”,钱和力气都能变现;钱有富余、人挪不开身的,选“菌包托管”;手里紧巴、有力气的,就“劳务承包”,削根、打包,凭力气换票子——这位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想得明白,干得实在。

“往年最怕开春,守着村里水灵灵的白菜、萝卜,销路不好,卖不上价。”永固集村党支部书记张进旗说,“现在不愁了,赵书记按着比市场高两毛的价钱敞开了收,定向销售,走他们的电商平台。”

孟旧寨村底子薄,单独发展产业吃力,盘算的则是另一笔账。他们没跟着种菌,而是把钱投资在赵家村建设冷库,年年收租金。

门路铺开了,收入也跟着涨。赵家村的账上,村集体经济达200万元。这笔厚实的“家底”,让村“两委”开展基层治理有了底气,也让周边几个村的腰杆子跟着硬了些。

赵家村,用集体经济给村民的“孝善积分”兑换实惠;永固集村,年年给村里新考上的大学生发奖金;孟旧寨村,修路、安灯、照看孤寡老人,手头不紧巴了……“产业活了,家底厚了,治理顺了”成为村党支部书记们的共同心声。

“力气往一处使,慢慢地,路子蹚出来了。”赵玉甫信心坚定,党员就是要带头干,不仅要带一村富还要促“连片兴”,这事,该干、得干、管干!

来源:《河南日报》

中共清丰县委宣传部/清丰县融媒体中心 豫ICP备202102292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2000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032 版权所有 清丰网
举报电话:0393-7239188 举报邮箱:qingfengwok@126.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