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清丰县大屯乡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密围绕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聚焦“四个清零”目标,实施“五抓五促”举措,激活乡村发展全新动能,推动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一、抓“一村一品”,促产业升级
发挥自然资源、产业基础、文化特色等优势,大力发展“一村一品”,雷家村整合土地,打造叶菜种植基地、千亩万相红梨园,重点发展豫丰黄兔养殖项目,年存栏量突破万只;贺庄村依托合作社,建立菌蔬果一体化示范基地,带动25户57人就业,增收20余万元,村集体分红5.2万元。以特色种植、养殖为依托,以农家乐、采摘经济为核心,以红色文化资源为基石,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休闲采摘示范带、红色旅游示范带,“五一”“十一”假期接待游客2万余人,走出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创新之路。
二、抓人居环境,促生态提质
以“生态宜居星”建设为抓手,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实行低保户五保户环境卫生分段责任制、坑塘长制、胡同长制等,设置建筑垃圾存放点,常态化开展“周五人居环境整治日”“一胡同一扫帚”等活动,评选“最美胡同长”48名,激发群众参与整治的内生动力。压实禁烧网格化管理责任,组织人员值守巡查,及时锁定、处置火情,全年悬挂宣传横幅200条,出动宣传车3188次,发送明白纸、短信、微信2万余条。严格落实“河长制”,督促乡村两级河长巡河3360次,出动人员400余人次、工程机械100余台次,实施马颊河、老干沟等河道清淤工程21公里;紧盯企业、畜禽水产养殖点、入河排污口等重点区域,开展污染源排查17次,全乡河道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有效提升乡村生态品质。
三、抓“四治”融合,促乡村治理
坚持自治筑基,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引导群众参与村级管理,充分吸纳群众建议,做到群众说事、干部解题,持续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持德治润心,推进移风易俗,将“婚丧嫁娶简办”纳入22个村村规民约,村“两委”干部带头签订承诺书,开展文明家庭评选,树立先进典型。坚持法治护航,开展“法律进乡村”宣传教育活动15场,覆盖400余人次,进一步提高群众法治素养。坚持智治赋能,充分发挥“蓝天卫士”平台作用,开展全域全时段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切实守护一方平安。
四、抓农村改革,促农业增效
在完成22个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明确集体资产产权归属的基础上,持续推行“小田并大田”工作,出台《关于开展土地流转(托管)、高标准农田建设奖励办法》,表彰工作先进村2批,专项奖励3.5万元,流转土地6144.2亩,推动形成“整合资源—规模经营—效益倍增”发展模式。
五、抓党建引领,促全面振兴
强化党建引领,召开党委会议专题研究党建工作10次,专题研究党支部建设工作4次,开展党建工作述职4次、逐村观摩2次;配备党建工作指导员,入村调研指导党建工作18次;建设“四星”支部5个、“三星”支部4个、“二星”支部11个,完成2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验收;发展党员19名,培养村级后备力量46名,培训党员500人次,建好用好村级人才库,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