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三夏麦收结束之际,地里面留下的秸秆该如何处理呢? 在如今的农业生产中,秸秆并非无用的废弃物。我市在紧抓小麦收获的同时,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使不起眼的秸秆摇身一变变成“致富草”,从而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下面我们一起去清丰县的高标准农田里看一下那里的农民如何点“草”成“金”。
“三夏”时节,清丰县结合当地实际加大小麦秸秆离田力度,将打捆回收的小麦秸秆通过制成肥料、饲料、饵料等变废为宝,有效提高小麦秸秆综合利用率。
走进该县韩村镇高标准农田,记者看到,联合收割机将金黄的小麦尽收“囊中”,紧随其后的搂草机、打捆机迅速跟进。不一会儿,一个个排列整齐的秸秆包就出现在田间,等待装车运往收储点。
濮阳皖侬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周建成:今年我们预计收储总量能达到5万吨,收回来的所有秸秆进行了“五料化”利用。秸秆的综合利用价值达到100%,可带动当地就业100人左右。
近年来,清丰县持续扩大秸秆基料利用规模,拓宽秸秆综合利用新途径,让农作物秸秆成为新资源、转为新能源、变为新产品,推进农业农村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双提升。
清丰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 卢道武:清丰县已建立26家秸秆收储网点,预计年收储秸秆20万吨以上,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秸秆离田、收储、加工、销售体系,对促进农民增收、环境改善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来源:濮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