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纵横新闻纵横
周口83岁退伍老兵和老伴一起务农淡然面对生活
发布时间:2015/2/12 10:23:58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关闭本页]

  

周口83岁退伍老兵和老伴一起务农  淡然面对生活

83岁的李遵齐身体依旧硬朗

  大河网讯 2014年的10月1日是我国第65个国庆节。近年来,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聚焦在这些共和国老兵身上。

  他们对中华民族都做出过可歌可泣的贡献,他们也曾遭受过不公正的待遇。可是他们心态平和,淡定知足,对社会的关怀充满感恩之情,对政府不断出台的优抚老兵的相关政策深感欣慰。谁能说他们不是我们中华民族老兵群体的最真实写照?

  他们不应该被遗忘,他们没有被遗忘。

  李遵齐,1930年出生,是周口东杨庄人。1952年,22岁的他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27岁退伍。现年83岁的李遵齐不抽烟,少喝酒,身体硬朗。年纪大了,老人听力和记忆力都有减退,很多时候,记者的文化都需要儿子李建国高声重复问。从老人断断续续的话语中,记者随他走进了抗美援朝的故事中。

  报效祖国响应号召 22岁参军入伍

  1930年,李遵齐出生于周口市东杨庄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李遵齐兄弟三人,他排行老大。1950年10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1952年,前线战争人员吃紧,李遵齐也终于从乡里得到了征兵报名的消息。街坊四邻一时间响应无数,李遵齐热血激昂,恨不得立刻就冲往前线。经过家庭商议,李遵齐如愿以偿地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那一年,李遵齐22岁。

  经过筛选,他被批准入伍了。由于战事紧张,从报名到离开间隔不到一个星期。从东杨庄离开时,李遵齐身上“十字背红”,即十字交叉的红布,胸前戴着红花,当年的李遵齐骑在马上,胸戴红花,说不出口的骄傲让如今这个耄耋之年的老人在讲述时依然显得意气风发。这在当年的村里是无上的光荣。

  李遵齐跟随周口地区几十个人一路前往淮阳,后转至商丘,从商丘一路坐火车北上至哈尔滨,跨过鸭绿江,直达南朝鲜。值得一提的是,他们所乘坐的火车其实就是闷罐车,载有1000多名志愿军的火车直接开往朝鲜。闷罐车厢,人多拥挤,闷热难熬,这些刚刚入伍的战士只能铺开雨布席地而坐,虽无法入睡,但内心的激动难以言表,报效祖国的夙愿也愈加坚定。

  一路上走走停停,火车刚刚驶过鸭绿江,连绵的枪炮声打破几天车程的平静。来不及集中训练,李遵齐一行便被分配给了各个连队。李遵齐明白,自己的军旅生涯就此开始。这生涯一晃就是5年。

    弹片擦身而过也动摇不了信念

  从1951年6月11日到1953年7月27日,抗美援朝战争到了第二阶段。这个阶段,中朝军队以阵地战为主要作战形式,进行持久的积极防御作战。

  与各种荣耀一身的老兵不同的是,李遵齐在这个几年里未和美国兵进行火力对拼,他当上了工兵,后因为骑马好手被划为骑兵。跟随前线军队的前进与后退,挖掘战壕、打扫战场、巡逻。

  60年过去了,今年已经83岁高龄的他记忆力、听力都很不好,但提起那段难忘的战争岁月,老人如数家珍。老人说,在朝鲜后方当兵的时候,他经常独自骑马巡逻。尸体堆满了战壕和路边,走路都十分困难。在一次傍晚的巡逻中,李遵齐在战壕内堆积成山的尸体中突然发现有一具“尸体”脚动了,他立刻把“尸体”扒出,推到马背上,连夜赶回送到医院。记者问道:“后来你和救下的人有过联系吗?”老人笑道:“没再联系过,唯一知道的是那人的军衔是连长。战争中死的人太多了。”

  李遵齐说:“1953年,战争依然非常紧张,飞机从头顶掠过,炮火连天,前方战事紧张,后方准备匆忙,朝鲜北方冬季非常寒冷,到处是冰雪。由于美军飞机的狂轰滥炸,火车站被毁,铁路沿线电话线路遭到破坏。我跟战友匆忙挖着战壕,美军的飞机在头顶投下了一颗炸弹,身上的棉衣被弹片瞬间扯出一个大洞,子弹从不知道的地方射过来,庆幸的是只擦破了手。”

  炸弹炸烂了棉衣,却动摇不了军人的信念。1953年7月27日,三方签署《朝鲜停战协定》。李遵齐也在临近签署协议的时刻,见到了那些美国鬼子,又高又胖是李遵齐对美国兵的印象。

  从朝鲜回来后,李遵齐所在的部队驻扎在吉林通化。部队事务紧张,李遵齐也放弃了回家探亲的机会。直到1957年退伍,和平鸽奖章、抗美援朝纪念章、功勋纪念章,满满一盒的奖章也被李遵齐从部队带回家中。李遵齐唯一的儿子李建国告诉记者,他小时候经常拿这些奖章给其他小朋友展示。由于一次房屋修缮,这些奖章丢失了许多,李遵齐为此心疼了好久。

  充满感恩 淡然面对退伍后生活

  1957年,李遵齐退伍回家,退伍后的他在民兵基干连当连长,一干就是十几年,其间娶妻生子,后做过生产队队长,年纪大了之后和老伴一起务农,几年前还自己种菜,骑着三轮车去卖菜,帮忙看小孙子。如今的老人愈加平淡。

  李遵齐在回顾人生履历时说,对于自己的选择,他至今觉得光荣伟大:“对参军岁月,我很怀念,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每逢春节一家子人围坐在一起又说又笑,这是我最快乐的时候。如果老天爷关照,我要争取多活几年,多看看儿孙们的成长和国家的变化。”

  李遵齐如今子孙满堂,现在每月享受500多元的参战人员生活补贴,年过八旬的他身体仍旧硬朗,只是听力愈发不好了,只能参加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老人对生活充满感恩之情,说从改革开放后,政府每月从10多块钱的补贴到现在每月给500多块钱。逢年过节,民政局都给老人送礼品,老人对此非常感激。三间房子大小的老宅里,孩子们笑声不断,老人已十分满足。(苗海波)

 

 

 

中共清丰县委宣传部/清丰县融媒体中心 豫ICP备202102292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2000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032 版权所有 清丰网
举报电话:0393-7239188 举报邮箱:qingfengwok@126.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